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额济纳 >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从“一厅式”服务到实现“最多跑一次”,额济纳旗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593项,进驻部门39个,开设办事窗口73个。中心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打破依部门设窗旧俗,规划设置“综合受理专区”“投资项目服务专区”“公共服务专区”和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区”4大功能分区。巩固“综合一窗”改革成效,深入推进“一站式”行政审批,引进第三方服务,建立“4+1”模式,统筹推进综合受理。在大厅内建立“综合窗口(前台)统一收件+部门受理岗(中台)分类受理+部门(后台)集中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运行机制,实行收件、受理、审批相分离,通过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优化窗 口设置,统筹推进综合受理,划分确定不动产登记中心,公安服务区,税务服务区,公积金服务区 4 类区域综合服务区,1 个无差别综合受理专区,将综合窗口设置为通办综窗、主题综窗、业务专区三大类型,综合窗口设置综窗6个,并兼“一次办”“帮您办”“跨省通办”“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等主题综窗和统一出证窗口,授权承办25个部门917个事项,减少群众办事“多头跑”。2023年全年,中心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9.6219万件。



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累计投入2300万元完成第二小学项目一期工程。投入178.9万元,实施额济纳旗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工程等项目。争取政府资金190万元,推进课后延时服务、科教普及体验活动。成立额济纳旗教育发展慈善信托,募集资金519万元。额济纳旗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共12484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共51109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001万元、网络多媒体教室共69间。截至2023年底,全旗现有中小学3所,其中九年一贯制蒙语授课学校1所,汉授中学(含高中)1所,汉授完全小学1所,各校园教职工355人,专任教师330人。在校在园3026人(外来务工子女972人,占32.12%)。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909人(外来务工子女664人,占34.78%),其中小学教学班44个,小学在校生1445人,初中教学班15个,在校生464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91人(外来务工子女125人,占42.96%),教学班12个。全旗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2所,教学班32个,在园幼儿826人,外来务工子女202人,占24.46%。


文体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冰雪胡杨节、绿色胡杨节、“骆驼那达慕”、马拉松赛事、《阿拉腾陶来》实景剧及歌舞剧、原创环保话剧《西风烈》、中央美院刘尚英个人画展、广场舞蹈大赛、全旗民间手工艺术作品大赛以及春节晚会、社火表演、元宵灯展等大型活动,向国内外游客充分展现了额济纳旗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让额济纳旗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并每年实施文艺惠民演出工程,持续开展“百团千场下基层”,文化“三下乡”慰问演出110余场次。实施电影“2131工程”,积极开展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作,年均放映影片200多场(次),观众达8000余人。博物馆每年共开馆210余天,接待团体30余次,游客2万余人次,土尔扈特王府博物馆每年共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图书馆开展图书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和“百部实用精品蒙古文图书进基层”赠书活动,每年共赠送各类图书6000多册,实施“守土护边、便民农牧民流动服务”下乡活动,流通图书1000多册,极大丰富了广大农牧民和边防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社区进行文化辅导、艺术创作工作,每年为艺术文化活动服务辅导50天次。开展“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工作。2021年文化场馆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图书馆举办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29场次,接待借阅(阅览)读者3272人次,阅览图书册5838册次,流通图书1085册次;博物馆共开馆249天,接待团体200余次,游客4.6万余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接待观众5200人次;维修“户户通”设备1920户,村村响“大喇叭”覆盖全旗8个苏木镇,19个嘎查累计播出570小时。2022年上半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旗乌兰牧骑、文化馆以及各苏木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草原文艺天天演”“2022年消夏晚会”等各类群众文化演出宣传活动108场次;深入各家牧区、学校、部队、社区、协会进行文艺辅导30天,接受辅导培训人员达1600余人次。


社会保障

发放创业贷款1689万元,新增就业2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以内。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75.4万元,兜底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510万元,实施项目 37项,“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262户656人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力稳定和促进就业,发放创业就业担保贷款8137万元,累计新增就业16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人均养老水平位居全区前列。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受益家庭1454户。城镇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边民补贴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各类补助2000万元。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校舍安全改造和美丽平安校园建设,蒙古族学校艺术综合楼、旗小学教学综合楼、旗足球馆建成投用,第二幼儿园、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建设。双语教改稳步推进,民族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展,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招聘引进教师59名,组织外出培训236批690人(次)。


卫生事业

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额济纳旗在原有医疗基础上持续加大就医环境条件整改力度,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在原有远程医疗基础上,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达成联盟、签订医联体协议,依托“智慧医疗”实现远程医疗资源共享,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在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积极推广高危行为干预措施,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有效防范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开展职业病、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疾病监测与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食品安全、口腔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2020年7月,额济纳旗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积极贯彻落实《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和《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自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3岁以下系统化管理率97.2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7.48%。2020年额济纳旗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后,截止目前,已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131人,无创DNA检验79人,唐氏筛查8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37人。孕产妇和出生婴儿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旗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0。

积极推行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实现在线生育服务登记,实行服务承诺制、首接责任制。不断完善出生人口监测预测机制,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信息采集制度,建立人口信息共享校核机制。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基础上,对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发放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度,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旗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额济纳旗敬老院签订协议,每年定期为敬老院的老年人和全旗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做到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累计投资7834万元,建成投用旗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和策克口岸鼠疫野外实验室等项目;购置核磁、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96套,医疗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引进紧缺人才106人。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北京306医院)签订长期对口支援帮扶协议,利用五年时间,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满足旗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我旗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旗”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