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多举措激活人才“引擎” 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发布日期:2025-03-27 10:30
- 浏览次数:
近年来,额济纳旗始终把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主动邀约种养殖人才、法律人才、旅游人才、科技人才到各苏木嘎查传经送宝,充分发挥实用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建立“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嘎查在产业发展中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作用,深入开展嘎查集体经济摸底调研,激发人才活力,实施“带羔母驼”寄养出售、集体房屋出租等多种经济创收模式,切实增强嘎查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完善《关于加强额济纳旗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在年龄限制、职称评聘等方面向乡村振兴相关行业领域倾斜,如农牧业、旅游业等。二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开展教育卫生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制定“校园招”方案、社会招聘方案,赴区内外高校开展绿色通道引才;持续深化卫生领域对口帮扶机制,提升合作质效。积极推动乡愁回引人才,建立额济纳旗户籍大学生名册,鼓励引导本旗户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回村任职。三是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人才+”一体化,依托蜜瓜产业、特色沙产业以及“额济纳胡杨研究所”等平台载体,深化与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人才交流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带动课题研究。四是强化激励机制,设立人才振兴奖励基金,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开展“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优秀乡土人才”等评选活动,给予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五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邀请专家讲师座谈授课,按照“干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辅导讲座、现场教学、网络培训等方式,围绕果品种植、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组织合作社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土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同步开展实地指导、技术咨询推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破解基层发展难题,激发产业发展后劲,持续提升乡土人才专业水平。六是打造服务基层平台,组建专家人才服务团队,深入嘎查、社区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绘制“人才地图”,促进项目需求与人才精准匹配。七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旗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协调帮助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入学、职工就餐等实际问题。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为引进人才提供景区免门票、健康体检等便捷服务。八是推动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融合“人才小院”与“科技小院”、星创天地、特色产业基地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资源,开展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深入基层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方法,助力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