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新闻

额济纳旗:推动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发展绽放独特魅力

近年来,额济纳旗紧紧围绕弘扬北疆文化这一核心,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采取一系列举措,为地区繁荣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以艺通心增福祉。额济纳旗不断完善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提升群众文化服务保障能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月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线上线下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人聚合力。额济纳旗着力打造“向善而行、艺路风采”群众文化品牌,结合传统节假日,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探索“乌兰牧骑+”服务新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党旗高高飘扬”“永远跟党走”“草原文艺天天演”“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等惠民文艺演出。这些演出不仅为基层群众带来欢乐和文明,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强大的文艺力量,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三是加强非遗传承保护,赓续文脉促传承。额济纳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一方面,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加大居延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力度,积极推动毡绣、萨吾尔登、陶布秀尔等“非遗”项目晋级。开展第二届土尔扈特发髻制作选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也为额济纳旗少数民族手工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成功承办“第二届居延文化学术研讨会暨西夏—元代黑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吸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18个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50篇,为当地文化研究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此外,额济纳旗在非遗与旅游融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额济纳旗大漠胡杨・神舟飞天非遗体验之旅上榜自治区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额济纳旗胡杨林旅游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巴彦陶来苏木吉日嘎郎图嘎查入选为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非遗特色村镇公布名单,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四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升级创佳绩。额济纳旗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充分把握国家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机遇,围绕做精“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推动“旅游+生态”“旅游+赛事”“旅游+演艺”融合发展,加速推进额济纳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在产业提升方面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文旅融合的居延明月夜文化街区,引入多种文化娱乐业态,探索“夜市+”经济新模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还打造了特色文旅产品,如开通旅游专列、发布原创舞蹈“额济纳摇”等。在品牌引领方面,致力于打造“本地人反复来、外地人慕名来”的好去处,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策划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78场,惠及群众9.5万人次;扩大品牌影响效应,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发布大量宣传稿件,扩大了额济纳的“朋友圈”;创新打造美食品牌,开展美食评选活动,弘扬了当地美食文化;提升宣传推介水平,深化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擦亮了额济纳旅游金字招牌。在服务升级方面,以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为目标,实施景区提质工程,强化文旅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保障,科技赋能智慧文旅,出台文旅优惠政策。通过这些举措,统筹各类文旅资源,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解决游客住宿困难等问题,确保了旅游市场的活力和稳定。五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涵养风尚树榜样。额济纳旗统筹精神文明建设,涵养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内蒙古“十大行动”,举办相关示范活动和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文明餐桌、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传统节日举办活动,部分稿件在主流媒体发表。在先进典型推荐选树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印发相关制度,举办宣讲会,推荐获评“阿拉善好人”“额济纳好人”等先进典型,并开展帮扶礼遇工作,让榜样力量充分彰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面,围绕相关主题,以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举办启动仪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广播站宣传作用。同时,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文明建设统筹兼顾。


编辑: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