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扎实推进林草工作取得新成效
- 发布日期:2023-09-15 15:12
- 浏览次数:
近年来,额济纳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林草工作取得新成效,切实守护额济纳绿洲。
一是以防沙治沙、改善生态为重点,严格落实抓质量、抓进度、抓管护、保成活、保效益的“三抓两保”措施,采取“封育为主,封造结合”的举措,加强胡杨林封育、人工更新及幼林抚育工作,以基地建设为龙头,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相结合,加快绿化步伐。自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天然胡杨林、柽柳林、梭梭林以及白刺、霸王、沙拐枣、芦苇封育301.25万亩,人工造林218.7万亩,退化林修复27万亩,人工种草218.01万亩,围栏封育1088.88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30.57万亩。胡杨、柽柳林得到复壮更新,胡杨根蘖苗日渐繁盛,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林下植被覆盖度提高25%。目前,额济纳旗已初步建立多林种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框架,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净化水源、防灾减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培育和保护。二是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项目和生态资源利用的关系、在保护好现有天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277.7万亩天然梭梭和117.4万亩天然白刺等沙生植物资源,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以肉苁蓉、锁阳、大果沙枣为主的林沙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条以肉苁蓉、锁阳、大果沙枣为主要产品的种植、初加工、销售产业链。仅2022年额济纳旗人工接种肉苁蓉、锁阳面积达59万亩,年产肉苁蓉800余吨、锁阳100余吨;种植红果枸杞面积达1300亩,年产枸杞干果40余吨;种植沙枣树340亩,年产沙枣10余吨,一大批农牧民通过发展林沙产业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三是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完成“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确定三级林长41名、护林员1310名、草管员63人。同时,积极履行各级林长办综合协调服务职责,近年来三级林长累计巡林500人次,推动解决森林草原保护建设、森林草原防火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15个,有效促进林业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谋划好“三北”六期工程,全力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将额济纳绿洲建设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