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创新基层政务服务“帮代办”模式保姆式贴心服务农牧民群众
- 发布日期:2023-06-29 10:45
-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阿拉善盟《关于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村级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额济纳旗依托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以苏木镇、嘎查(社区)两级帮代办服务方式为支撑,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整合资源,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更标准。各苏木镇秉承“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理念,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打造2个中心+N个站所即“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会工作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医保服务站”的服务综合体,探索形成了“阵地连用、队伍联抓、服务联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苏木镇结合实际,以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办事体验为出发点,精心设置服务站点,优化窗口布局。将分散式“小窗口”打造成集中式“综合窗口”,围绕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日常办事频率较高的卫生健康、劳动保障、医保社保、养老残疾等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目前,额济纳9个苏木镇均改造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并按照“八有”要求,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坚持改革创新 ,基层群众“家门口”办事更便利。整合进驻事项,推动政务服务前移。紧贴可办服务事项,认真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清单,首批公布了苏木镇事项112项,嘎查村事项92项事项,制作成宣传折页、帮代办联系卡等,摆在醒目位置。并结合日常入户走访、上门服务和政策宣讲的方式,为农牧民讲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职责。苏木镇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办事大厅。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马鬃山苏木、温图高勒苏木地处偏远,农牧民群众普遍年龄偏大,机关干部身兼数职,他们想方设法谋划整合资源,将苏木镇、嘎查党员领导干部、“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均纳入帮代办员队伍,专门打造一支专兼职帮办代办队伍。两级帮办员通过分类帮办、上门服务、微信代办、咨询解答、代为取件等方式,为百姓提供“保姆式”帮代办服务。还不定期巡查走访、登门纳谏、主动服务,变“群众找”为“上门问”,搭建起为民便民服务的“连心桥”,实现苏木镇、嘎查村帮办代办员全覆盖。
挖掘特色服务 ,基层“帮代办”内涵更丰富。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统一建立帮办代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满意度评价、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保证帮代办工作帮出成效。苏木镇还根据自身特色,不断挖掘和丰富基层“帮代办”内涵和模式,形成了一苏木一特色。哈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组建“红色帮代办”志愿服务队,将领导干部、网格员等纳入帮代办员队伍,形成一对一服务机制,及时回应满足群众关切和需求。马鬃山苏木组建“红驼铃”志愿服务队,将帮代办员打造成“全能”型队员,为守土戍边牧民提供便捷服务。温图高勒苏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12345便民服务热线和“萨日朗”服务队的作用,制作便民联系卡,随时随地为牧民提供“帮代办”服务。苏泊淖尔苏木建立“帮代办”队伍的考核奖励机制,制作微信小程序,随时记录“帮代办”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帮代办服务成效兑换成积分,根据积分进行奖励,切实调动了“帮代办”队伍服务农牧民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各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帮代办”服务3000余次,服务农牧民群众3500余人次。随着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帮代办”服务模式的创新,从源头上提高了帮代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在基层“就近办”。
今后,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将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契机,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推动农牧民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化。